指控產能過剩 凸顯美中製造業消長

近期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談中國電動汽車及財政部長葉倫訪華前後控訴中國清潔能源是「產能過剩」的論調,其實背後就是美國優勢不再,也不願面對中國製造崛起的事實。

本來美國是製造業的強國。19世紀末期,從紡織工業分離出來的機械製造工業成為主導產業,並形成帶有「零件標準化、可互換性、高效率大批量生產」的美國製造體系。20世紀初期,亨利·福特創立了流水線生產模式,其T型車就是有名的例子。兩次世界大戰沒有波及美國本土,卻讓美國鋼鐵業、石油化工、汽車、航空工業、軍工產業及電氣設備都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

1980年後美國工資、環境成本的上升,伴隨全球化浪潮,為追求更高的利潤,在全球布局產業鏈,逐漸在本土呈現去工業化,將生產轉向發展中國家。與此同時,美國的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業、航運業、保險業、影視娛樂以及商業服務業卻因全球化而發展成世界龍頭。紐約不僅是美國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更是世界的金融、航運和服務中心。美國的娛樂產業發達,好萊塢是全球電影產業的中心。同在加州的矽谷則孕育全球最具領導地位的資訊研發服務公司, Google、Amazon、Facebook…,等。教育更是重要的經濟產業,每年吸引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也為此賺進不少外匯。

中國在78年改革開放後,製造業開始崛起。80年代後不少台商就到中國大陸發展,不但帶進去海外訂單,更帶入生產管理知識。當時大陸社會具有工資低,土地取得較易、內需市場廣大、社會秩序安定等優點。起初是以傳統產業的小企業為主,項目規模較小。90年代以後,台灣政府正式開放對大陸投資,大企業紛紛入駐,不但投資規模大擴,項目更轉以電器、電子等科技產品為主的製造業。2001年,兩岸相繼加入WTO後,台灣的上市上櫃公司更成為投資大陸台商的主要載體。

兩岸中國人具有勤奮的特性,工程師更有最好的敬業文化。製造業的生產商品,從低價成衣、玩具到高價的電腦等3C產品,產品逐漸多元化、高質量化。至2023年,中國製造業增加值已佔全球比重約30%。改革開放近50年的過程中,中國實現了從所謂的「產能短缺」到所謂的「產能過剩」的成功轉型。

就製造業而言,今天的中國已是世上產業最完整的經濟體。相形之下,美國的製造業已然褪去昔日光環,曾引以為傲的上面各項生產基地逐漸黯淡。最近大飛機製造業也隨著波音公司接連爆出安全事件和管理混亂等問題而飽受質疑。面對美國製造業的不振,從歐巴馬政府到川普政府再到如今的拜登政府,均把「復興製造業」作為施政方向,不斷祭出重磅優惠和高額補貼政策,也威脅利誘外國企業到美國本土就近生產。

中國製造業規模2010年就超過美國,成為「世界工廠」,現在中國甚至有基建魔人國度的封號。當今中國已在全球多個工業領域佔據優勢,掌握不少關鍵技術,而且有些成為業界創新的領頭羊。所謂的「新三樣」:新能源汽車、鋰離子蓄電池、太陽能電池產業在國際市場備受青睞,也才觸發了美國官員的遁詞:「產能過剩」。這也充分顯示美中製造業的消長,政客只會「吃不著葡萄就說葡萄酸」。

如何解決?國際分工還是應該遵循經濟學的比較利益原則,每個國家去做擅長的事,透過貿易來讓彼此更好。就像中研院院士劉遵義講的「產能過剩」應該透過市場來解決,而且長期的產能過剩是不可能持續的,短期的產能過剩是創新或者是新市場帶動的市場自由競爭的必然結果;在市場上大家各顯神通,之後是適者生存,最終就是高質量高效率的企業才能繼續發展下去,市場產能過剩的問題會自動解決。

(作者為中信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

林建甫

台灣大學經濟系學士與碩士學位,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經濟學博士
經濟學者,專長為計量經濟學、財務金融學,為台灣大學名譽教授,曾任台灣大學經濟系系主任,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中國國民黨員,曾任中國國民黨十九全黨代表,台灣競爭力論壇發起人之一。
研究專長為經濟分析、計量經濟、財務金融、統計實證。

相關專欄

短視頻TikTok、YouTube Shorts、Instagram Reels等,已成為現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024 大選結果已經確定賴蕭配勝選,恭喜綠軍再次的勝選。但是接下來政府要面對的三大經濟問題:兩岸經貿、勞保破產、缺電,...
最近因為台灣出口連11黑,有學者認為這是大幅度衰退,而且將此與2022年1月1日起開始施行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連起來,...
中信金融管理學院講座教授暨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於《工商時報》撰文指出,去(2020) 年疫情困擾美國,各項表現荒腔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