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永續

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環境的日益惡化,節能減碳及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已成為地球公民最重要的議題。

背景說明

全球氣候的變遷,異常天候如颱風、地震、水災等已超出過去預防的思維,再加上能源供需受限,碳排放造成臭氧層變異,綠能開發刻不容緩,2020澳洲大火更為全世界所警惕,環境開發與保護應重新檢討,人與環境共存的新世界。

基金會自民國79年成立河川保護小組以來,即針對環境變化趨勢,舉辦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建立政府、學者與民間對話的平台,長期關懷追蹤台灣國土規劃及河川治理等課題。期望將過去以經濟掛帥為導向,漫無節制的開發,改變為以生態環境為基礎的永續發展,才能因應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嚴峻考驗。

活動照片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氣候變遷下的治理挑戰專家對話研討會

  •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環保署環管處蔡玲儀處長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氣候變遷零碳賽局研討會

  •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氣候治理 環境永續再出發研討會

  •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極端天氣水、土、林的挑戰

相關文章

準環境部長彭啟明15日應邀接受民進黨直播節目「老闆叫我開直播」訪談,針對近期核能是否為綠能議題,彭啟明表示,歐盟因為烏俄戰爭,暫時將核能及天然氣定義為「永續活動分類標準」,但仍有嚴格但書;而核電廠是否延役,彭啟明認為,需全民同意才可能延續。

準總統賴清德將在520就任,外界關注賴政府的能源政策是否可能調整。對此,前行政院政務委員 郭耀煌 提出6大觀察,呼籲政府積極檢視非核家園政策,「核電管理跟核電科技其實是會變化的,全球對核能發電的觀點也有改變,執政黨應該積極去面對這個情勢」。

國科會、國環院今天聯合公開發布國家 氣候變遷 科學報告(2024);環境部表示,本計畫能協助各地方政府有一個科學依循基礎,也提供產業及金融界國際 減碳 、永續經營等也能有參考訊息。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國家環境研究院今天主辦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公開說明會。2011、2017年國科會對應IPCC發布2次「台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今年則正式更名為「國家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中央氣象署長程家平致詞時表示,...

海保署於4月19日在彰化舉行「海洋保育法草案」(簡稱海保法草案)第二場公聽會,逾百名漁會代表出席。他們提出的意見與第一場在高雄舉辦的漁民專場公聽會相類似——誰來發動劃設海洋庇護區?是否會影響生計?審議庇護區的審議會真的有漁民聲音嗎?補償方案是什麼?國民黨立委許宇甄的丈夫、全國漁會總幹事林啟滄在會上稱,現在69個保護區已效果不錯,「為何又要強行通過法律(海保法)?」不過,大部分漁會代表發言後就離開,未留到最後聽取海保署及與會環團的回應。

美國能源政策專家麥吉利斯(Jordan Mcgillis)表示,台灣的經濟是由充滿活力的製造業所帶動,經不起電力不穩定帶來的衝擊,因此台灣的能源政策需要顛覆,而準總統賴清德正是能擔起這份任務的最合適之人。

台灣太陽能產業推動,從民國 101 年起逐漸成長,為了達成 2050 淨零碳排目標,政府積極推動光電產業發展。但光電板平均壽命為 20 年,預估到 2045 年,每年將有 140 萬公噸的廢棄光電板需要處理,政府與產業都應審慎面對。廢棄光電板回收技術的發展,近年已有不少突破與進展,但離零廢棄仍有一段距離,既有回收處理制度雖已起步,惟民眾及環保團體仍有諸多疑慮,亟需結合各界意見,尋求與環境永續發展的平衡。

環境部長薛富盛昨(21)日表示,環境部正研修法規,將加嚴 太陽光電 環評 認定標準,設置達一定面積、或一定設置容量以上就應實施環評,預計6月底預告草案,12月底修正發布。

國家兩廳院3/7舉行「溫室氣體盤查結果公布暨三年減碳行動」記者會,公布完成 ISO14064-1:2018組織型溫室氣體盤查,通過SGS查證,成為全台首座獲SGS查證之劇場。兩廳院同時發布三年減碳計畫,為表演藝術產業永續營運寫下新的里程碑。